1碗名中医推荐的“神仙粥”,秋季多喝,秋燥、腹泻不再来!
晚上好,我是小碗非著名专业吃货「郑郑」。秋天到了,下了好几场秋雨,天气终于凉爽了些,家里孩子晚上睡觉也比之前安稳了很多。但是暑气还并未消散,这种不冷不热的天气,是细菌病毒繁殖最恐怖,疾病高发的季节。尤其是妈妈们最担心的秋季腹泻,已在酝酿的阶段,在开学之后将进入高峰期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防护,让孩子、大人都免受“多事之秋”的苦。01秋季腹泻即将作乱,8~12月进入高发,要小心。相信对于这个腹泻,家有娃得过的,现在想起都还后怕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有10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。5岁以下孩子最易中招,严重会导致脱水、休克甚至死亡,多发生在8~12月份,10~11月份为高峰期。秋季腹泻其实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但是非常折磨人。它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,是最常见的婴幼儿腹泻。潜伏期一般为1~3天,起病急得会让你措手不及,得病的孩子一般会在24小时内出现:√发烧:38℃左右,还可能伴随咳嗽、流鼻涕。√频繁呕吐(比腹泻先)√频繁腹泻:呈水样便(严重时可达10~20次/天)虽说是自限性疾病(一般5~7天能好转),但剧烈的呕吐和腹泻,会让孩子食欲低下,很是难受。所以在这个敏感高发的季节,家长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!当然,避免孩子受罪,最好的方法还是预防在先!02警惕“又吐又拉”,这碗“神仙粥”给孩子日常吃!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能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防,一切好的身体都是从“吃好”开始。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,强健脾胃,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第一步。调理孩子的脾胃,最关键就是食疗。这碗是中医泰斗张锡纯推崇了上千年的“健脾胃·神仙粥”,最适合给孩子秋后进补。这碗“神仙粥”早在《敦煌遗书》中就有记载,其主食材山药也在中医泰斗张锡纯的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出现过141处,可想而知它的药用作用有多么的强大。山药能补肺、补肾兼补脾胃,有助阴虚劳热、喘嗽、呕吐、消渴、痢证、二便等病症治疗。——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山药是平补脾胃的佳品,被称为“神仙之食”,有助于健脾养胃、滋肾益精。——《神农本草经》也将其列为补虚、补脾胃的上品。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山药中粘稠的液质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,有助于养护脾胃。所以秋季强健孩子脾胃,绝对少不了这碗“神仙粥”!古时的“神仙粥”主要以山药和少量的大米熬制而成,现在食物易得了,所以我们可以改良下,给孩子和自己增加更多的营养元素。改良版山药养胃神仙粥所需食材:铁棍山药100克、小米20克、大米5g、南瓜40克、胡萝卜20克。制作方法:1.大米和小米提前浸泡半小时。2.山药、南瓜、胡萝卜切成丁。3.将所有食材放入高压锅中,按煮粥模式。4.煲好后,加点食盐,趁热食用。软糯的铁棍山药,甘甜的南瓜和胡萝卜,融合在一起,就是孩子和你秋季最佳的养生粥,大家千万别错过。03警惕秋季燥邪入侵,2碗“入秋汤”也推荐给您!比起孩子,现在的大人抵抗力也其实好不到哪里去......在这个敏感时期,也希望我们都能够健健康康的,努力工作每一天。吃好对谁的身体都很重要,所以在此推荐2道中药师都会在秋季煲的食疗方。秋季降噪第一味:清心除烦之麦冬麦冬在医学上具有“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、清心除烦”的作用,特别适合有肺热咳嗽、口干舌燥、心烦失眠症状的人群。它的最好进补搭档就是鸭肉。麦冬蒸子鸭所需食材:麦冬25克,子鸭1只,姜5克,葱10克。料酒10克,盐5克,胡椒粉3克制作方法:1. 麦冬清水洗净,浸泡24小时,取出锤扁,除去内梗。2. 子鸭宰杀后,去毛桩、内脏及爪。3. 姜切粒,葱切花。4. 将麦冬塞入鸭腹内,放入姜片、料酒大火焖煮至沸转小火。5. 继续焖煮30分钟,加入盐和胡椒粉、葱花即可。注意:麦冬性微寒,腹泻的人先不要饮用。秋季进补第二味:明目润燥之石斛石斛在医学研究上具有“养胃生津、滋阴清热、护眼明目”的作用,特别适合在干燥天气食用。它最好的肉食进补搭档就是鸡肉啦。石斛炖鸡汤所需食材:鸡肉半只、石斛20g、枸杞适量、红枣10颗制作方法:1.鸡肉切块,石斛,红枣,枸杞一起加入清水内。2.用砂锅大火炖至烧开,再转中火炖10分钟,再转小火炖15分钟。3.加盐搅拌即可,喝之前可撇掉鸡油。写在后面:你学会了吗?增强免疫力并非一蹴而就,而在于一朝一夕中。希望我们都能够有“适时养生”的概念,让我们和孩子都能健健康康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